食物森林(Food forest)

出自Agropedia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食物森林的理論架構

到底什麼是食物森林?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望文生義的階段,或者,僅僅掌握著碎片般的知識,不停地打造一座又一座掛著食物森林看板的草叢。借助國外的經驗,吸取既有的系統性理論知識,加以模仿、實踐,然後尋找出台灣在地的作法,這是翻譯與改寫這篇文章的用意[1]

食物森林的整個架構包含:層次、設計、建構&維護(如右圖),很期待更多的華人朋友投入這個領域的研究,並加以分享。

摘要

在時空之間的累積與堆疊,創造出了森林的多樣性,森林因此產出了豐富的食物,並解建立了雄厚的「自然資本(natural capital)」。

可食森林是模仿森林所建立的大約是 7 個層次的系統,可以在系統早期及其成熟後的整個生命週期內提供充足的生產力。實際的狀況就是葡萄藤披在樹上,藥草在灌木旁生長,在適當時後收取根部作物。同時,蔬菜快速的交錯種植、生產,而地被作物也鋪開來保護土壤。支持性的物種高度的整合,使土壤改善並且快速的向更成熟的環境演替。在這個系統當中,大家總是問「生產的極限在那裡」,但是,很不幸的,這個系統的產出並沒有上限。

樸門永續設計的先驅者,早期發展這個系統,例如:設計樹木群(tree guild)[2]隨著時間演替,形成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當系統越來越成形,把動物整合進系統是早晚會發生的演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層的砍伐和循環利用是主要的管理方法,而植物的繁殖也影響著生物多樣性的並帶來的穩定性(stability)和韌性(resilience)。

關於食物森林的歷史

Robert_Hart_%28horticulturist%29.jpg
羅伯特.哈特(Robert Adrian de Jauralde Hart)1997

在進入主題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這位在英國溫帶森林園藝的先驅~羅伯特.哈特(Robert Adrian de Jauralde Hart)。「食物森林(food forest)」一詞的源頭,要算是從他開始的,他在 1960 年代創造出「森林園藝(edible forest gardenging)」的理論,並在自己的農場從一個 0.12 英畝(485 平方公尺 / 146.8 坪)[3]的果園中創建了一個示範森林花園。

Robert 是一個嚴格生食素食主義者,是園藝以及樸門永續領域的傳奇人物。他學習森林的方式,種植自己食用的堅果與蔬菜。

樸門永續設計的創辦人 Bill Mollison 在 1990 年代遇見他,並且花了許多時間跟他一起研究森林以及森林如何生生不息。Bill 採用了可食森林園藝的理論,並把他們納入 Permaculture 的設計理論框架裡面,而他的學生也在 1990 年代中期,開始出版食物森林相關的書籍並且把食物森林了理論用在樸門農場的設計裡面[4]

其中,Geoff Lawton 在 2008 年拍攝了一部談食物森林影片[5],突然間,「食物森林」就像野火一般蔓延開來!

羅伯特.哈特

  • 出生: 1913 年 4 月 1 日,英國倫敦
  • 逝世: 2000 年 3 月 7 日,英國徹奇斯特雷頓
  • 著作: The Forest Garden, The inviolable hills

哲學與原則

食物森林的樣貌必須符合每個基地的情境,必須考慮它的氣候、植物的種類、動物。它不是大面積單一作物種植一樣,生產只專注在產出多少卡路里,而是去生產各種糧食作物以及藥草、纖維、燃料、飼料與肥料。所以,在生產之外,它還有許多重要的生態系統功能需要扮演,例如:建構土壤、增進生物多樣性以及完成水文循環。

因為食物森林在建構自然資本有卓越的貢獻,不是目前主宰農業與地景的單一作物種植或者草皮可以比擬。此外,食物森林是歷史悠久的,從小型都歐洲花園系統到北美東部的落葉森林。這兩者在管理上都顧到永續與豐富,不同之處只在建構與管理的規模與技術。所以,不會有兩個一模一樣的食物森林,沒有所謂的食物森林食譜(recipe),植物的選擇依據設計者而異。食物森林的設計曾經在混林農業(agroforestry)被鼓勵,但是文獻上似乎已經被移除,即便許多樸門的實踐者越來越看重。

Bill Mollison 的 11 個樸門設計原則裡[6],到處可以看到食物森林或森林園藝出現在樸門的元素裡面。首先是小規模密集的原則(small scale intensive principle),它強調空間與時間的堆疊。這個原則也導引了能量應該要循環,充滿韻律,讓系統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演化。在種植多樣性上面,群落種植(guild)被提出來,並能夠在不同時間生產與收成。這樣的系統是基於我們可以擬仿在地的森林來從事農業,並讓他發生。

植物的選擇是非常緊密的與氣候、設計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就是想像力(imagination)與資訊(information)。從開發到能源循環,從運用植物的多重功能到使用生態資源,食物森林讓我們更有創意的去面對這些原則。

設計

Permaculture 實習生網站教您如何一步一步建立食物森林。您可以照著這樣的步驟做:

  1. 仔細的思考:你希望從你的食物森林得到什麼?
  2. 接著安靜坐下,探索、觀察與分析你的基地;
  3. 設計:建立設計圖並選擇植物、作物以及需要的系統與元素;
  4. 準備你的基地(前置作業);
  5. 尋找植物來源並開始種植。

依照這樣的原則來建立一個食物森林,無論是在紙上或是直接在現地設計,都應該要遵循一個設計流程,這樣會讓你有一個系統性的方法來應用,以及作後續的管理。

願景(Vision):設定一個願景,弄清楚基地與個人可以取得的資源,這樣可以讓您往下一個階段走;

概念化(Conceptualizing):把一個空間(現地)隨著時間的成長概念化是一個很有趣的練習,也就是說,您可以試著想想一個地方隨著時間的演替,會長成什麼樣。這並不需要高超的植物種植技巧,也不需要創意的衝動。藉由概念化的階段,設計開始轉向精鍊(refineing),並且要與樸門永續設計的倫理一直取得平衡。

在設計的時候,最重要要考慮的事情是選擇密植(overplant)或者疏植(留寬一些的空間)以確保能夠從第二層(understory)有長遠的收穫。如果您選擇密植,那您就必須知道每隔一段時間要修剪,以確保頂層(canopy)有恰當的空間。換句話說,如果您要種一棵蘋果樹,大約間距要 5 公尺,您可以 2.5 公尺就種一棵,這樣可以更早從這個系統獲得更多的蘋果,當然您也可以選擇 7 公尺種一棵,後面的策略將會把陰影投在下方,長遠來說,可以為這個系統帶來比較多的陽光。這兩種種植策略都可成立,若是您也把動物或者地景改變考量進來,這更能幫助您做決定。

另外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您的關鍵物種(anchor species),主要就是頂層與第二層的作物選擇,至於比較低層的作物,可以用固氮的作物來做為您的肥料來源,來支持其他物種。在您的設計當中還需要注意到水源,思考如何可能改變地貌讓陸地更可以保存更多的水份。這部份就牽涉到您如何把加速演替(accelerate succession)的原則放到您的設計裡面。森林在本質上會比慣行農業的系統可以讓更多的水滲入。

最後,也要計畫您的路徑,讓人員與物資可以順利的流動。要記得,每一個群落(guild)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就像每一個花園的菜畦規劃,不是能走進去就好。物質如何在這個基地流動?主要的元素如何成長?chop and drop 如何讓基地演進?有時候,已完成的設計會隨著系統的演進而改變,也有些人選擇只是簡單的規劃,然後,遵循自然迅速衍生的天然發展。

另外,要在設計流程裡面放入「評估」。思考「有效的能源設計」原則,並且利用像是區位分析(sector analysis)、分區(zone)這樣的工具,將會大大的提升您在這個階段的設計力度,讓更多的功能彼此串連。例如:會有強風侵襲的區位,食物森林就優先需要建立防風林。風是非常容易讓作物乾燥,而且會危害某些作物的生長;對於野生動物,妳如何阻擋或者和引導水鹿或是山羌或是野豬?也需要思考一些水的元素的互動,像是設置不同大小的池塘。水生系統可以大大的增加基地的肥力,也可以作為一個生態多樣的點(spot)來協助控制蟲害。

評估與運用微氣候也是完成食物森林設計的一個重要的部份。可食用的樹木要適切的種植,就可以長得更健康,也可以使用像是格子的結構,來改變微氣候,有時,也可以加入社交的空間到您的設計裡頭,讓您的食物森林可以更多的趣味。

要記得,這個設計是持續不斷的,正常來說,並非所有的東西都在同一個時間種下。因此,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設計,每個階段的設計都要連接回到實體上以及個人所擁有多少資源的考量上。

層次

原本提出可食森林園藝的 Robert Hart 的模型裡有 7 個層,但是隨著樸門永續設計的科學與探討多起來之後,John Kitsteiner 認為在 7 個層次之外,要再加上了兩個層次

在探討食物森林的層次上,原本提出可食森林園藝的 Robert Hart 的模型裡有 7 個層,但是隨著樸門永續設計的科學與探討多起來之後,John Kitsteiner 認為在 7 個層次之外,要再加上了兩個層次:水生濕地層(aquatic/wetland layer)與微生物真菌層(mycelial/fungal layer)[7],而 Geoff Lawton 則是將熱帶、亞熱帶地區獨有高聳的(emergent)棕櫚科植物再加入,這樣形成了一個通用的十個層次的模式。以下是十個層次的列表與說明:

  1. 樹冠層/大型喬木(canopy/tall tree layer)
  2. 次冠層/大型灌木/小型喬木(sub-canopy/large shrub layer)
  3. 灌木層(shrub layer)
  4. 草本層(herbaceous layer)
  5. 地被層(ground cover/creeper layer)
  6. 根莖層(underground layer)
  7. 垂直攀爬層(vertical/climber layer)
  8. 水生濕地層(aquatic/wetland layer)
  9. 真菌層(mycelial/fungal layer)
  10. 聳出層(emergent layer)

您可以針對不同層次,探討在當地,可以找到相對的植物加以種植[8]。以下是這幾個層次的說明(Robert Hart & John Kitsteiner)

樹冠層/大型喬木(canopy/tall tree layer)
一般超過 9 公尺(30 英呎)高。這是大型的食物森林才有,這一類的樹木主要有作為原料用的原木樹種(timber)、大型堅果以及固氮的樹。也有很多大型的果樹也屬於這一類。
次冠層/大型灌木/小型喬木(sub-canopy/large shrub layer)
大約 3~9 公尺(10~30 英呎)高。大部分的可食森林當中或者在有限的空間裡,這一類的植物都是用來作為頂層。大部分的果樹都在這一層。
灌木層(shrub layer)
大約是 3 公尺(10 英呎)高。主要灌木型的水果都在這一層,包過許多核果、開花植物、藥用植物,以及其他有益的植物。
草本層(herbaceous layer)
這一層的植物每年冬天幾乎都會死去,如果天氣夠冷的話。她們不會像灌木一樣,長出木本的莖來,許多烹飪用的、藥用的草藥都屬於這一層,大部分的蔬菜都是在這一層。
地被層(ground cover/creeper layer)
地被層與草本層有許多重疊的地方,不過,這一層的植物通常都很耐陰,生長的離地面很近,生長很密,覆蓋著土壤,而且通常很耐踩踏。
根莖層(underground layer)
這層是指食用根部的作物。有非常多根部可以食用的植物,我們很少聽過。這一類的植物,許多可以用來作為草本層,垂直攀爬層或者地被層。
垂直攀爬層(vertical/climber layer)
攀籐植物連結著不同層次,端賴她們長在那裡,爬在誰的身上。在一個有限的狹小空間,種植攀爬作物是一個可以增加產力的好辦法。不過也不能太過頭,要爬到20公尺高的胡桃樹上摘葡萄可不是鬧著玩的。
水生濕地層(aquatic/wetland layer)
(這是 John Kitsteiner 新增的第一層)
許多的森林都有小溪、湖泊或水塘在在當中,許多的植物在這些溼地上或者水邊生長茂盛,也有許多植物只生長在水裡。這樣的地方有許多重要的植物,可以作為食物、生產纖維、藥用、動物飼料、野生動物的食物與棲地,也可以產出堆肥、生物質,更重要的還有可以涵養水份,並作為生態濾水器。我們應該要更有意圖把水的特性整合到可食森林的設計裡面來。
真菌層(mycelial/fungal layer)
(這是 John Kitsteiner 新增的第二層)
真菌網絡只有存在健康的土壤裡。她們住在裡面,也許更裡面,在食物森林植物的根部裡面。真菌網絡視植物的需要,把養分與水份從一個區域傳送到另一個區域。這是一個我們才剛剛開始理解的神奇系統。當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菌絲對森林運作有很大的重要性的同時,我們很驚訝,竟然沒有把微生物放到層次清單裡面。這一層最重要的工作是維護與發展森林,不同時節,它提供香菇、蕈類,我們可以吃也可以做藥材。如果我們更積極,我們可以耕耘這一層來獲得更多的收成。
聳出層(emergent layer)
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有許多高聳的棕櫚科作物,這在原來以溫帶森林為模式的分層沒有涵蓋到,Geoff Lawton 在他的教學影片特別提出來。這些棕櫚科作物包含椰子、棕櫚樹、檳榔…等,是很重要食物、油脂以及建材的來源。

建置

當所有的層次的設計都已經盡可能完成之後,接下來就要開始建置基地了,這個過程,若是有專案管理技術的協助,會讓物資、工具、勞力可以有效的運作。若是夠聰明,您的預備工作將會花費數個月,尋找這個系統開發花費最低的方法。

一般來說,因為食物森林非常仰賴真菌的生態演替系統,使用堆肥是最合適的,堆肥的需要充分的分解與熟成大約需要三個月。將好的堆肥施放到土裡,會讓你立刻得到肥份,增加有機質和水,則是可以修補土壤食物網(soil food web)。大地工程(earthworks)可以大大的幫助建立水文循環,如:梯田、排水道、雨水收集…等等。

建立食物森林的時候,水資源的盤點與規劃是非常關鍵的,能源的規劃也是頭幾年非常重要。在植物方面,由於需要大量的草本層(herbaceous layer)作物來建立許多的群落(guilds)讓整個系統更有韌性,所以,若是可以自己繁殖草本層的作物,會是很棒的。也不要忘記,每一層都需要固氮的作物,大喬木、小喬木、灌木…都有固氮的作物,要列入種植項目。

最後,就是照顧的階段了。您需要編列一些預算來作這些事情:接枝的水果以及堅果樹種通常都是比較昂貴,且需要細心的照料,若是您可以找到當地的生產者,向他購買,您會節省很多的錢。要記得「小而密集(small scale intensive)」的原則,不要擴張的太快,投入大量的金錢與時間,以及買植物的錢。種植樹木和各個層次代表著都是一層層的管理,您必須衡量水資源以及你的時間。先發展核心的部分,加以整合,這會比很快的擴張來得有效。

也要記得大自然的脈動,配合她去建置。

管理

要讓整個系統核心不斷的整合,植物的繁殖是接下來儘快加進來的。一開始,去挖一些康復利(comfery)來定植,可以讓你省掉很多花費。康復利有很強的生長能力與廣大的根系。另外,扦插(cutting)也是一個植物繁殖的好方法。只要季節恰當,您維護一個區域,整理下來一些枝條,就可以用來在另個區域繁殖新植物。您應該隨著季節變換,針對每個層次,進行接續的植物種植。隨著時間演進,您會看到植物的死亡,結出種子散佈出去,而您要在系統的缺口處,繼續種植。

另外一個管理的技術是動物的循環。如果系統還很年輕,活動雞舍會是一個很合適用在植物群落之間的作法。如果你有意願,也有興趣,就把活動雞舍設計到食物森林的系統裡面。活動雞舍也可以在未來不同的階段繼續使用,除非您只想要系統將來只是單純的水果果園。當系統越來越成熟,這時候您可以讓雞自由的活動(放山雞),樹木的根部也可以堆疊一些石頭。在系統成形的初期,鴨子和鵝也可以加進來,食用掉落的水果,接下來就是豬了。豬的加入可以控制蟲子。許多樹木的害蟲住在沒有採收掉落的水果裡面,但是豬會把他們都吃掉。

更進一步,就是有機質的循環管理。Chop and drop 是動態的有機質蓄積以及固氮,藉由不斷的刺激土壤食物網,可以讓作物持續的獲得養分與肥料,這同時也會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第二層,讓第二層固氮的植物更多的貢獻養分。我們應該要越來越少在當中穿梭,但是要給予適當的修剪,使其有合適的樹形、讓空氣流通、去掉死掉的部份、有疾病的部份…。

總之,食物森林是一個需要協調一致的交響曲,希望這些資料對大家有幫助,而且願意去作!

參考資料